中文114 > 都市言情 > 晚唐浮生顶点小说网 > 第四十三章 人心

第四十三章 人心 (第1/3页)

灵武郡王邵树德一夜疾驰五十里,从硖石赶到陕州的消息,很快就传遍了大街小巷。

陕州的官员很尴尬,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邵树德。到最后,也只能装聋作哑,当没看见了。

城内的陕虢军士们则失望得很。

军中传言,衙将李璠昨夜遣人至城西的七里涧,向夏师借兵平叛。这让人纷纷痛骂,朱简作乱造反,这都是小事,让外军把手伸进来,这才是大事!

陕虢地方狭小,土地不多,但人口却不少,各种资粮、钱财本就很紧张,基本都是有主的。

朱简当节度使,未必就是坏事了,至少他也算是陕将,知道该怎么分好处,不会乱来。

若邵树德一上来就夺了诸将的兵权,吞并了陕虢军,大伙还能保住各自的利益好处吗?

过路商旅的孝敬给谁?

关城、浮桥、渡口收税的事归谁管?

关东租赋转运长安的伙计派谁来干?

本来就人多地少,那些土地会不会重新分?

很多都是侵占的官田呢。比如巢乱时,驻陕州的神策军溃灭,其拥有的大量田地就被大伙分了。一些废弃的驿站,驿田也被大量侵占。会不会有人翻旧账?

还有,陕虢原本给朝廷的上供不算少,但也不多,邵树德此人要与朱全忠打仗,而他的老巢远在灵夏,有再多钱粮也运不过来,可不就得在本地刮钱么,凭什么?

陕州西城墙之上,邵树德看着顿失滔滔的大河,心有感慨。

李璠在一旁轻声解释着这些复杂的利益诉求,核心只有一个,最好让陕将当陕帅。

邵树德静静听着,也默默想着。

统治西北,和统治中原,是不是要因地制宜?

关北四道,人口、经济力量薄弱,军队规模也小,问题不大,直接统治就是了。

关中诸镇,力量也比不得中原藩镇,最强的凤翔军也就统兵二万罢了。

朝廷对中原藩镇实力的认识一直很清醒。巢乱之前,还算有些威望,经常派人去各镇,要求各镇“士马众寡”要保持“适均”,不得保留太大编制的军队。

即便如此,从淄青镇析出来的天平军“按部三郡,统兵三万”。也就是说,天平军的常备衙军是三万人,这只是给朝廷看的名册上的数字,实际上多少,谁弄得清楚?

泰宁军,四万常备军。

宣武军,十万常备军。

“汴州自大历来多兵事,刘玄佐益其师至十万。”这是建中年间的事情。

“今天下之镇,陈留为大。屯兵十万,地连四州。”这是贞元年间的事情。

到了宪宗朝,还是“军众十万”。

后来逐年减少,又被高骈带走一部分去淮南,讨黄巢又损失了很大一部分,以至于朱全忠去的时候,都没多少人了,但底子还在,实力强劲。很多人其实是被打散了,全忠招募散卒,反倒是给他帮了大忙。

武宁军,三万人。

义成军,二万人。

河阳军,五万人。

最新小说: 从零开始开荒,打造最强部落 大明:开局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 大唐广播站2 综武: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!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全球锻炼,开局水浒我来选 千羽谱:夜医 三国:和貂蝉喝酒 太监的我: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 亮剑:开局单挑山本特工队 万界抗魔录 公主成群,赘婿家里放不下了 枌榆草木长 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 穿越,图谋天下 始更 清正史编代 再逼我娶公主当宰辅,我可造反了 开端:开局潘凤很慌张 穿越三国:开局融合项羽